
9月27日,東方電氣CCUS技術成果見證發布會在東方鍋爐德陽制造基地召開,發布了世界最大化學鏈碳捕集裝備系統全球首次試驗成功這一革命性的創新成果。 四川省副省長、德陽市委書記李文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姜培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岳光溪,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汪華林,“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總體專家組組長、新疆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姚強,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二司重裝處副處長李明峰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東方鍋爐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光平主持會議。 岳光溪代表專家組宣布試驗成功。他指出,研發團隊經過聯合攻關,成功實現了5兆瓦化學鏈碳捕集系統的自熱連續運行,碳捕集效率大于95%,二氧化碳濃度大于90%,在國際上尚屬首次,標志著我們在化學鏈碳捕集技術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向工業應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有力地推動化學鏈碳捕集技術示范應用,為實現碳中和目標、保護地球家園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文清在致辭中向東方電氣集團取得的標志性成果表示祝賀。他指出,本次發布的最新技術成果,是東方鍋爐多年來潛心耕耘、攻堅克難、創新創造的匠心之作,市場前景廣、產業帶動強、科技含金量高,為全球碳捕集技術創新發展樹立了新標桿,希望東方電氣充分發揮行業龍頭和產業鏈鏈主作用,牽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鏈成群、協同發展,引領推動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姜培學代表清華大學致辭,他指出,此次試驗成功,不僅標志著在低成本碳捕集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更為全球能源體系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雙方攜手依托清華大學的科研優勢和東方電氣的工程實踐優勢,實現了從技術研究到工程應用的跨越,是產學研用合作的典范。清華大學將不斷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合作步伐,推動科技創新,為能源安全、綠色轉型和環境保護提供更多可持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汪華林代表華東理工大學向本次試驗成功,致以熱烈的祝賀。他指出,化學鏈碳捕集技術的突破,不僅彰顯了東方電氣的創新實力,更為全球碳減排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希望與東方電氣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大力開展專業人才校企聯合培養,為CCUS領域輸送更多專業人才,通過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提升企業和高校的核心創新能力,共同譜寫綠色低碳發展新篇章。
姚強代表新疆大學向本次試驗成功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此次試驗成功彰顯了東方電氣在清潔能源領域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方面的卓越能力,也為我們探索綠色低碳轉型之路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成功案例。他表示,新疆大學一直致力于綠色低碳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領域的研究,希望與東方電氣在能源高效利用、碳減排技術以及人才交流培養等多個領域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動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為我國的能源轉型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王軍代表東方電氣向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東方電氣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全力推動能源裝備產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打造出新時代的“零碳重器”,建成世界最大化學鏈碳捕集裝備系統并試驗成功,為電力、供熱、石化、化工、油氣等碳排放較高的行業提供了大規模、低成本碳捕集的全新方案。東方電氣將攜手各方合作伙伴,深化產學研用合作,推動化學鏈碳捕集技術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為建設清潔美麗的地球家園貢獻東方力量。 林光平表示東方鍋爐與合作伙伴歷經八年攻關,在化學鏈碳捕集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創新成果。未來,東方鍋爐將把化學鏈碳捕集技術作為新一代煤電技術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全力以赴推進化學鏈碳捕集技術在化石能源利用和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共同開創綠色低碳發展的新篇章。 致辭前,與會領導和嘉賓觀看了世界最大化學鏈碳捕集裝備系統試驗宣傳片。東方鍋爐副總經理李維成介紹了化學鏈碳捕集裝備系統的原理、結構和運行情況。 會上,東方鍋爐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中南大學簽訂了研發合作協議;與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創新有限公司、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陜西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山東兗礦國拓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華潤電力深汕公司、哈爾濱電站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簽訂了項目示范與合作意向協議。 下午召開了以化學鏈低成本碳捕集技術產業化、商業化路徑以及系統解決方案為主題的主旨推介會。東方鍋爐首席專家霍鎖善作《東方鍋爐低碳先進發電技術》主旨報告,介紹了東方鍋爐源頭減碳、過程降碳、末端固碳用碳等多種技術和路線。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李振山作《化學鏈燃燒技術發展和CHEERS項目示范》報告。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珩作《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及加氫制甲醇技術》報告。懷柔國家實驗室陸地碳封存團隊項目負責人薛華慶作《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運移機理與一體化決策技術研究進展》報告。 圓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光溪,新疆大學校長姚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首席專家蔣敏華,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李振山,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沈來宏,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柳朝暉,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珩,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務委員、循環流化床實驗室主任朱治平等專家,圍繞中國CCUS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如何加強CCUS技術產學研用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工信部、四川省發改委、四川省能源局、四川省經信廳、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德陽市、自貢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國家電投、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一重、國機集團、鞍鋼集團、中國寶武、中國五礦、中國中煤、中國化學、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廣核、華潤電力、廣東能源、京能集團、浙能集團、榆林能源、蜀道投資、川投集團、山東能源、河南投資、魏橋創業、恒力集團、東方希望等政府機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聞媒體代表200余人齊聚一堂,共話化學鏈碳捕集技術商業化、規模化應用路徑。
|